聯合大學與客家SDG於「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展現

            

                  臺北市政府於112年1021-23日為期3天,舉辦「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此活動臺北客家具指標性重要慶典,以義民信仰為基底,從義民節慶角度展現客家文化,慶典邀請全臺23間義民廟與忠勇公參與,透過「祭典」重現客家傳統祭典,並以「客家挑擔奉飯」、「迎神遶境」、「藝文展現」及「創意踩街」遊行等展現,結合了新潮與傳統、永續發展等元素,重新詮釋當代臺北都會客家精神。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迎神遶境路線於1021日(星期六)上午8點起,來自全台灣23尊義民爺及忠勇公自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起駕,沿著羅斯福路、南昌路遶境祈福,並在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安座大典,為了響應SDGs精神,設永續發展市集攤位,將客家精神與國際關注永續環保議題接軌,藝文廣場創意神豬造型吸睛,呈現台北市都會不一樣的客家風情,沿途國立聯合大學與苗栗十八鄉鎮縣民,設置香案迎神祈福,迎接23間義民廟與忠勇公與遊街團隊。

               國立聯合大學在「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中迎接苗栗義民廟與忠勇公外,在台北市客家局導引下以「省到幾時SDGs」為主軸,傳達「勤儉傳家=永續發展的客家精神」,參與之產業代表如臺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九九生物科技、千翔旅行社等,產、官、學術與客家社團共創客家SDG新意涵,串連聯合國SDGs 17項指標,17項指標中如節慶祭祀節制有度不分族群共築臺灣24節氣作息生活純樸田園綠色栽種引導利用天然水源等。創意遊行隊伍中,發現台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首位女性理事長曾麗卿,代表客家社團引領神轎,實踐SDGs第五公約: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同時中華世界客家婦女協會吳秀媛理事長以創意麵線塔替代賽神豬之灌食宰殺祭祀 ,能夠在維持環境與動物保護的前提下,延續族群的祭祀活動,共創雙贏,實在很值得鼓勵,深具人道意涵。

              義民祭典串聯全國客家庄,於2015年獲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更是唯一屬於客庄傳承的國家認證「無形文化資產」,極具指標性及文資價值。此次「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在祭祀以開放心胸、擁抱差異、勇於發聲、照顧自己,導引全球的客庄建構SDGs生活環境,深具指標價值。

(本文、圖由客家學院文創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