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擇是每位學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因為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感取決於個人選擇職業的準確性。對於即將畢業的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學子而言,經過四年”π”型人的訓練與學習後,面臨即將畢業,到底應該選擇與從事何種工作呢?什麼樣的工作內容才是自己真正的「適才適所」「量才適用」呢?這些問題皆是本屆畢業生及在校每位同學們所最關心的主要課題之一。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將與勞動部合作,啟動CPAS職業適性診斷(Career personality Aptitude System)(圖1)。
職業選擇是一個貫穿整個生活,職涯發展過程,不僅是選擇與人的特徵相匹配的職業,而是一系列複雜的決策。文創系為了協助畢業學子或在校學生們能夠更清楚地掌握自己的優勢與職涯的發展方向,除陸續於期初開展一系列的定期參訪簽訂產學合作機構,如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臺灣趨勢市場研究、典珀整合行銷、十畝之間、祺峰休閒事業有限公司、盟亞知識管理學苑(圖2)與即將與苗栗火車頭園區簽約,並將辦理系列暑期實習說明如臺中國家歌劇院、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松山文創園區、國立台灣美術館、苗栗縣政府、高雄市立美術館(圖3)等等,禮聘睿益國際知識運籌服務公司執行長施肇遠顧問授課外,同步執行線上與線下督導制,定期安排周四之履歷諮詢、履歷建檢、實習安排與就業等(圖4)(圖5)。
勞動部推動之「CPAS 職業適性診斷測驗」是一個非常簡單、快速、有效的職業診斷工具,測驗時間只要10分鐘,誠實回答120題問題,經由 12 項人格特質及 5 大類適性工作與領導潛能分析,來診測個人的職業「適性(Aptitude)」即可探索自己潛藏於內在的性格特質與潛能,更清楚地「瞭解自己」,並發現自己真正的「適才適所」,施肇遠顧問談到:當畢業生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時,除了工作內容與機構考量外,解析自我的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專業經驗與專業能力等等),自己本身的性格與工作之間的「適性」與否?也是重中重的考量點,經由適性分析能夠發揮自己的優點,利用自己擅長的優勢贏得喜悅、成就與價值,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職涯。
(本新聞文、圖由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