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民教授捐贈305萬獎學金‧勉勵聯大光電與資工學子勇創未來!】
字體大小調整
小
中
大
本功能需使用支援JavaScript之瀏覽器才能正常操作
圖1.廖偉民教授與觀禮親友
圖2.廖偉民教授及夫人(中左)與周永年教授(右)
圖3.頒獎儀式全體合影
圖4.廖偉民教授頒發獎學金獎狀給資工系馮同學
圖5.廖偉民教授頒發獎學金獎狀給資工系李同學
圖6.黃淑麗會長致詞分享促成此次善舉的過程
圖7.前靜宜大學校長陳振貴教授分享與廖教授在美國認識經過
圖8.周永年教授致詞
9.侯帝光校長致歡迎詞
圖10.劉鳳錦副校長(右)代表致贈廖教授(左)感謝捐贈紀念品
圖11.光電系許正治主任(右)致贈廖教授(左)感謝捐贈紀念品
圖12.資工系王能中資訊長(右)代表致贈廖教授(左)感謝捐贈紀念品
圖13.劉鳳錦副校長(右)代表感謝黃淑麗會長(左)促成此次善舉
圖14.本次捐贈由資工系周念湘老師聯繫接洽廖偉民教授
圖15.光電系韓建遠教授介紹光電系與廖教授的創系歷程
國立聯合大學光電工程與資訊工程二系於114年3月25日上午,在光電系204演講廳舉行「廖偉民教授獎助學金頒獎儀式」,以表彰優秀學生並鼓勵學子勇於追求卓越。此次獎助學金由旅美廖偉民教授慷慨捐贈光電系新臺幣202萬餘元、資工系102萬餘元,展現他對台灣光電與資訊科技教育的深厚關懷與長遠期待。
廖偉民教授偕同夫人及家人親臨頒獎儀式,與會嘉賓包括前靜宜大學校長陳振貴教授、旅美周永年教授,以及文化大學校友總會台中分會黃淑麗會長賢伉儷,共襄盛舉。特別感謝黃淑麗會長促成此次善舉,牽起這段跨越近40年的深厚情誼,為活動增添溫馨與感動。
從美國到台灣 廖教授深耕光電教育
頒獎儀式上,廖偉民教授分享了他的成長與學術歷程。他生於中國,在香港九龍長大,考入台灣大學物理系,後來在父親的期望下赴美發展。為了回報美國的教育與機會,他在當地創立光電系,培育無數優秀人才。
然而,他始終惦記台灣的光電發展。過去他曾在中山科學研究院講課,發現台灣的光學教育雖然重視理論,但缺乏與製造業的實務連結。因此,他決定回台推動光電工程教育,並於1986年來到聯合工專(本校前身),開始著手創立光電系。他耗時兩個多月撰寫計畫與大綱,克服層層挑戰,最終獲得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聯合工專光電工程科,這也成為今日聯合大學光電工程學系。除了創立科系,廖教授還親自自美返台培訓多位教授,確保系所的穩定發展,為台灣光電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礎。
光電結合AI 引領台灣製造業不衰
在致詞中,廖教授不僅回顧光電領域的發展歷程,更對未來科技趨勢提出重要見解。他強調:「光電工程是所有傳統產業的基石,沒有光電,國家就沒有希望!未來光電結合AI,將能夠奠定台灣製造業永遠不會衰敗。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勇敢去做!」
他鼓勵聯大學子,不僅要在光電領域持續精進,更要關注人工智慧、自動化與太空科技的應用,積極投入產業創新,為台灣創造更多創業與發展機會。「希望你們比我們這一代更成功、更快樂!」廖教授如此勉勵學生,期許學子們勇於迎接挑戰,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侯帝光校長:持續強化學術研究與產業連結
聯合大學侯帝光校長致詞說到,他感謝廖教授無私的分享與奉獻,並強調廖教授的經歷不僅是一段個人奮鬥史,更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典範,激勵著聯大學子勇敢追夢。他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化光電與資訊科技領域的發展,也期待如同廖教授所說,未來能創立太空科技相關科系,讓聯合大學在科技創新之路上更進一步。
「同學們,假以10年、20年、30年之後,你一定要逼著你的師長做三件事,逼他看你的工廠,看你開的車,還有看你住的房,一定要逼他們做這三件事」侯校長以幽默的方式提醒學生,未來要讓師長見證自己的成就,這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一份對教育者的回饋。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站在台上,成為下一代學子的榜樣。
此次獎助學金的頒發,不僅象徵廖教授對聯大學子的厚望,也讓學子們更加體認到光電科技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未來,聯合大學光電與資工系將持續強化學術研究與產業連結,攜手打造台灣光電與AI結合的嶄新未來,並邁向太空科技的新時代。
(本圖文由秘書室編輯上稿)114.3.25